首页 >> 新闻 >>中国诗坛 >>访谈 >> 独家专访 | 诗人秀实:好诗人与好诗是两回亊,在文学理论上必得区分
详细内容

独家专访 | 诗人秀实:好诗人与好诗是两回亊,在文学理论上必得区分

时间:2022-11-01     作者:潜溪文学网【原创】   阅读


秀实 - 副本.png


秀实,香港诗人。创〝婕诗派〞。著有诗集《步出夏门行》,诗评集《散文诗的蛹与蝶》,并编有《灯火隔河相望──深港诗选》等。


【中外专访系列】

秀实

主办:潜溪文学网  策划:舒然



Q1: 一直很想知道您的诗歌写作经历。您大概从什么时间开始写诗的?在您的概念里,什么才是诗歌?


秀实:我在台湾读大学时开始诗歌创作。时维一九七二至七六年间。我的七律获〝吉铮文学奖〞。新诗也多发表于报刊与校园刊物。毕业回港,继续投稿发表。至今从未间断。第一本个人诗集是《山舍一年》,一九七九年出版。后来多次获〝香港中文文学奖〞。


白话诗因为不设格律樊篱,出现了〝分行散文〞的现狀。大量的文本涌现,我们不妨把诗的边界拓宽,并参考西洋文论界对诗歌的定义,严肃看待文本,而不急于判别〝诗与非诗〞。因为门槛被拿走,诗歌整体往下滑自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妨碍优秀的诗歌的出现。指著前方的沙堆說,那是诗歌。请你像早期的新移民般,要在广漠的沙堆里挖掘出闪亮的金子。


那个把〝购物单〞変成诗歌的美国诗人卡洛斯•威廉斯这样说:〝它就是一份购物单,但如果将它进行有节奏的处理,从而让读者忽略掉这些话语中的实际意义,那么它就是一首诗。换言之,就是将日常题材在不规则的诗歌处理后,抹除掉其本来的意义,将一种意义变成了一种意思。〞(见诗生活网站诗通社栏目2022.5.19)当下,诗歌可以是分行的散文,也可以是具意象语的分行文字。


Q2: 当您评价一个好诗人或一首好诗时着眼于哪些因素?


秀实:好诗人与好诗是两回亊,在文学理论上必得区分。诗人是诗歌的〝生產者〞。好诗人即是要以认真、虔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產出之物。我想起卞之琳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句,〝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 我们怎能区分舞与舞者?〞的确,诗人创作时要像舞者般忘我,溶入作品中。〝忘我〞便是尽量撤去了心中的一切忌讳,还给诗歌以自由意志。


这幾年我在台湾出版了一套诗评集《止微室谈诗》,共五冊。我主张〝纯诗〞。在这个只须识字,无须学問的〝无阻力写作〞的时代,纯诗可抵抗浑浊,让诗歌回归语言,而非题材先行或技巧至上。略言之,语言是个人的述说方式,〝除了语言,別无其余〞,这是我对诗歌的主张。


时下诗歌最大的隐患是,诗人只写诗不读书。古时写诗的都是读书人。当下所有诗坛光怪陆离的歪风,都由此而来。


Q3: 网络为诗歌带来了重要影响,比如诗歌写作方式和写作群体构成的变化,您怎么看〝网络诗歌〞现象和社交媒体时代的诗呢?诗歌和诗人的尊严在大众传媒时代该怎么体现?


秀实:网络是科技,可以戕害也可以裨益诗歌。大部分诗人为网络所误,沉溺于频密曝光的虛荣,迷惑于点击率的虛假数字,小部分智者乘网络之风,〝朝辞白帝,暮宿江陵〞。


以刀刻在竹简上,以毛笔写在帛上,以钢笔写在原稿纸上,到现在在电脑上打字,在手机上点击,都是书写工具的改良。科技节省书写的时间,提供更便捷的书写条件。但诗的优劣特別不在工具上,而在〝心〞上。且看下面兩组诗句:


像花的颜色/也渐渐模糊得不分明了/蘸着它在我雪净的手绢上写几句话

钢丝的车轮在偏僻的心房间/香花织成一朵浮云/有一模糊的暗淡的影/是我

生命的安慰〞


語言比时下很多诗人的还要好。但這是机械人小冰在其首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中的作品。这足以对现时一大帮平庸的诗人发出警示。写诗只识字是远远不夠的,还要学問。小冰的诗,是〝学习〞了百年新诗中的519位诗人的作品后创作出来的。但〝机械(智能)诗人〞止于一种技巧的语言,而缺一个搏动的心脏,是诗人海子口中的修辞练习而非一场烈火。每一首好诗,都应自自然然地有诗人在其中,而机械人写作卻沒有。诗人应保持忠诚敬畏的态度去创作,以维护科技时代作为一个诗人的尊严。


Q4: 您的诗歌在互联网流行,读者通过网络而不是书籍来阅读您的诗歌作品,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诗电影这种诗歌传播形式,您怎么看待?


秀实:无论如何,网络让诗歌更容易接触群众。但诗歌以何种方形式被人看见,并不重要。花百万为一首诗打广告,穿梭不息的城市人都看到,但因为句子的平庸,瞬间又被忘卻。其情況就好像大部分网络的诗歌,在各个群中转发,累计点击几万或几十万,待明天起来,一切又渺无消息了。我称这种情況叫〝网络诗歌的浮尘子现象〞。风雨夜,飞虫浮尘子拼力接近神明的燈火,待晨光熹微,紛紛倒斃在神枱上的灰燼中。公众号上诗歌的生命,便是这样。偶一为之可以,被这些虛幻麻痺,就是愚昧。真正的诗歌总是拒绝愚昧,拒绝平庸。


〝诗电影〞并不是新亊物。诗歌有其绝对的孤傲,不容変易。就作品而言,所有对优秀诗歌的改动,或朗诵,或演出,或影视,都是〝再加工〞,与原作无关。但就诗人来说,好的再创造是对作品的致敬。


Q5: 能否聊一聊您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成长过程中,还记得是哪些人和事影响您喜欢诗歌吗?


秀实:不想再回忆了。生活已经太烦,过好当下每一刻最要紧。除了我心里在乎的那些人,其他的让过去的都过去。留下的自然都成了我命里的〝图腾〞,一直在保祐著我。写作需要思想里的图腾,我的〝婕诗派〞便是这样產生的。


Q6: 您为什么写诗?诗歌对您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秀实:我的家庭教育是诗歌教育。父亲是旧文人,著有《粲花馆诗钞》三卷。二零一一年我为父亲整理诗稿,搜寻迭作遗稿,向〝香港艺术发展局〞申请资助,出版了《粲花馆诗钞全卷》。小学时父亲让我背唐诗,也常带著我参加週末在旺角龙凤酒楼或琼华酒楼参加诗歌雅集。诗人相互唱和,好不焘鬧。中学时,我已读《古文观止》《苏辛词》《水浒传》等。高中时我是一个理科生,每年都得校內的数学奖。但受父亲和国文老师的影响,终于在大学时选读了中文系。每当我回想这些旧亊,都会感到是诗歌繆思选择了我。


我具怀有古代书生的情怀。我过的是一个冷漠势利城市里的〝诗生活〞,有点不可理喻,有点玩世不恭,有点愤世嫉俗。但我看的城市并不是你们所看见的,诗決定了我生存的基因,又千変万化如棋局,像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在其诗集《另一个同一个》的序言中说:〝诗歌是神祕的棋局,棋盘和棋子像是在梦中一样変化不定,我即使死后也会魂牽梦萦。〞


Q7: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您的写作习惯是什么?能否结合自己的创作谈一谈灵感、激情、阅历、知识、想象……哪些因素对您的诗歌创作更为重要?


秀实:A不愿每一天就这样过去,不愿每一天就这样开始。所以我过著晚睡晚起的颓唐生活。写作一般都在深宵进行,有时不觉窗外露出鱼肚白。那种感觉十分奇妙!


B一个人生活已经快二十年。常时感到孤寂,便饲养了一头橘色猫陪伴。我二零一六年出版的中英双语诗集便叫《与猫一样孤寂》。于是一个人旅遊成了我生活的模式,那是一种〝逃遁〞。高铁上或飞机中,旅馆的灯光下,我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作。


C写作遇上阻礙时,我会绕室以旋,或去沖个热水澡。思路不通的狀況,会在热水流过身体时,豁然想通。


D不相伩灵感,不依仗激情。要打破盘踞在思维里的集体意识和既定想法,尽量让思想从〝固体〞转为〝液体〞的狀态,也不宜天马行空,把思想変成〝气体〞的虛无飘渺。伟大的阅历是时代给予你的,个人的阅历得看你的命数。唯一你可以全权掌控的是:阅读,那是學問,让自己成为一个读书人。


Q8:您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您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阅读与写作有什么关系吗?


秀实:相信大师的话,阅读经典钜著。不要再以中学学习作文的方法,来进行写作训練。那是自找麻烦。我们写作进步,并不是看了老师发回来的作文卷,而是在阅读经典时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让写作脫离所见所闻的浮泛変幻,穿越世相,抵达真相。


Q9: 如果您即将举行诗歌座谈会,面对您的读者,您最想给他说什么?


秀实:诗坛浑浊有甚于市井,沒文学道德,缺文学秩序,我们既列身于此,便要保持清醒,寻到写作的真正价值,明瞭名与利都是副产品。诗歌座谈会,我要看是誰与我对谈。如果是我敬仰的,我会表达对他和他诗歌的仰慕。如果是个小诗人,我会多鼓励他。如果与我诗观相反或不认同的,我会尽量说服他,并以诗歌来表现我的优点和自信。


Q10: 能否透露一下,您未来是否有写作计划?


秀实:敬拜倉颉,对文字心存恭敬,也忠诚于己。写作计划并不重要,重要是写好每个文本。让写作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以抵抗平庸、抵抗世俗、抵抗科技、抵抗世间你所见到的所有人性丑恶。


(2022.10.27午时于宝盈花园fairwood cafe。)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