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 哀感顽艳 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点击标题看诗电影)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本词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纳兰性德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遇时,一切皆美好。所有时光,都充满快乐。即使偶有些许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有憧憬,所以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所有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与意中人的相处也应像初见那般甜蜜温馨,深情快乐。但蓦然回首时,已是曾经沧海,换了人间。
▎何事秋风悲画扇
此处用了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驱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意思可以理解为,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美好的回忆,一下子跌入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所写,所以从这两句看,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这一句来自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典故,《太真外传》中记载,李隆基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更是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来安史乱,李隆基入蜀,在马嵬坡无奈处死杨玉环。杨玉环死前说道: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李隆基后来在途中听到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里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句意。女子将二人比作明皇与贵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整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却持久的缠绵在读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
看似闺怨,却别有深意,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