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文学资讯 >>综合 >>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现身济南发表演讲
详细内容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现身济南发表演讲

时间:2023-06-06        阅读


6月5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论坛在济南举行。2023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了文学和生态的关系,并表示中国作家定会不负众望,继续创作更多的不朽之作。


张炜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步气象万千,环境越来越美,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没有缺席,他们用笔墨践行着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铁律。


生态文学作为类型文学,在中国发展很快,很多杰作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有巨大的感召力。在谈及文学、自然和生态的关系时,他表示,从文学历史上讲,《诗经》提到了诸多草木,《楚辞》同样“花团锦簇”,李白的月下独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陶渊明的篱下采菊、雨果笔下的莱茵河、契科夫笔下的大草原等都脍炙人口、百年传送、历久弥新。由此可见文学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文学必然就有对自然的一番感慨、描述和展示。


“没有哪个杰出的作家对自然万物是无动于衷的,几乎所有杰出的作家、伟大的作品都有良好的生态观、科学的自然观和高阔的情怀。”张炜说,保护生态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须”,这是一种“功利”的观念。伟大文学家的生态观和自然观高于这种“功利”,他们天生有悲天悯人的心灵,文学是“人学”,解决了人的问题,也是解决了环境和生态的问题。孔子有“仁者爱人”的思想,推及万物,就必然是尊重自然和多样化。


生态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传承源远流长,从《庄子》《诗经》,到陶渊明、李白、苏轼,都有此类名诗名篇传世。近年来,生态文学作为一个专题的创作、作为一个类型的文学,在中国发展很快,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产生了好多杰作。生态文学不是单纯以风物为描写对象,也不是寄情山水或借物言志的传统抒情文学,生态文学是一种全新的美学思想,就像孔子的名言“仁者爱人”。


他表示,中国作家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的创作理念,在新的生态观的指导下,在新的伟大的时代里,中国的作家一定会不负众望,继续创作更多的不朽之作。


来源:海报新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