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晓芳,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星星》《作品》《十月》《草堂》《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飞天》《江南诗》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诗集《像雪一样飘落》,散文集《一树芬芳》,并入选多种选本。 ▍猪肉西施 难于想象猪肉和西施两个词能碰撞在一起 难于把膘肥体壮和弱柳扶风放在同一个意境—— 她是如何从宫廷的屏风后,穿越到血淋淋的案板前 如何远离君王的宠溺,下嫁给了一把刀 如何脱下轻纱绮罗,围上油迹斑斑的围裙 如何放下家国的大小,只谈论一块肉的轻重与肥瘦 当她举起瘦弱的手臂 精准砍断一根筒子骨的时候 当她放下斧刀,蹙紧眉头,轻按胸口的一刻……… 我发现 她给自己取的这个网名多么合适 生活的双面胶,让极度突兀的两个词也能无缝衔接 ▍花盆里的杂草 一粒草籽有一粒草籽的去向 是落到路边被践踏 还是在夹缝中生存,都由风决定 那些带刺的草籽,卑微地依附于某些事物 也只是想努力改变命运 好在,大多数草 都依在一起,懂得相互安慰 如果一棵草,孤独地来到阳台上的花盆 请你用一些土壤收留它 让它活出一株草的尊严 ▍流沙 反复地,抓起一把沙子 又慢慢从手里流出 体验着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获取到失去 从追寻到放弃 从铭记到遗忘 我把一生就这样握在手里 它由那么多细小的颗粒状事物组成 我无法数清,也不必数清—— 事实证明,有过多少,就会流逝多少 残留于手上的,就那么几粒 凉风四起 ,我起身拍了拍手 把手上的几粒也轻轻拍去 夕阳,把我变成一粒金色的沙子 和整个沙滩一起,沉入暮色 ▍盐,少许 不必精确的克数 只需凭着内心的感觉 添加“少许”,就可烹饪出鲜美可口的菜肴—— 当然,这是 只属于你个人的独特体验 “少许”,是世界上最精确、也最克制的词汇 可以用来形容一切恰到好处的事物 比如: 今晚的月光 初见时的雪花 还有对这个世界刚刚好的爱和恨 ▍琥珀 一些事来不及纠正,就被时间封印 像一只蜜蜂,在错误的时间停在错误的花上 刚好被一滴树脂包裹 时间的变迁中 个人的历史王朝衰败又兴盛 松脂也变成了一块琥珀 而我,是唯一的收藏者 多年后,我像个旁观者 轻描淡写地和人提及那些后悔的事 就像把封印了往事的琥珀拿给人看 它在阳光下发出棕色的光泽 我除了感叹它的美与珍贵 已说不出任何惋惜之词 ▍带刺的植物 林子里有香樟、槠树、木荷…… 高大的树干伸向天空 我需要仰起头才能看清浓密的树冠 它们是森林的强者 撑起了一个隐秘纵深的世界 在世界的低处 我发现了一些带刺的植物—— 山莓结着青涩的果 金樱子的白花单薄而娇嫩 它们都低矮地匍匐着,用细小的藤蔓攀援于人间 还有菝葜,枸骨,都有着尖锐的部分 捍卫微弱的尊严 我本能地弯下腰来和它们对视 告诉它 我也是一个从人群逃避到树林里的人 当我离开时 一根野蔷薇拉住了我的衣裙 ▍雨中 天地间架起巨大竖琴 丝弦无数 雨中的事物都是音符 掌管不同的音色和音阶 雨中行走的人,在共同合奏一首 人间交响曲 他们各用各的指法 各有各的定位 垃圾桶边 那个背蛇皮袋的人 手一次次伸进去 弹奏着粗重的低音部分 ▍月亮简史 关于月亮的简史 反反复复,只记录两件事 一件,写窗前仰望的人 另一件,写月下赶路的人 月光是最轻柔的笔 却把人间事 写得浓厚深重,入地三分 难怪,月盘里的墨 空了又满,满了又空 ▍冬至之夜 最长的夜是用来告诉我们 有些至暗空间 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穿越 山石坚硬,要不停地锤、凿、钻 电光火石中,一点点敲碎、搬运 伴随着疼痛、疲乏 心也在黑暗中越陷越深 当隧道打通到一半或接近终点 更如葬身于坟墓般的绝望 你动用了火药的念头 冒着引爆自己的危险 当最后一块石头敲碎 光线透进来 内心的火车并没有立刻呼啸而出 它迟缓地前行 载着一半光明,一半阴影 ▍品味落日 我品味过很多地方的落日 泰山、鼓浪屿、科尔沁 它们在不同的意境之中 产生不同的意象 像不同水土里生长的同一种水果 味道有所不同 我最喜欢的,是伍家峰的落日 那些年 母亲在暮色中一次次扛着柴火 从伍家峰归来 顺便把落日和落日般的柿子带回来 我跑着迎向落日 用柿子的甘甜,解救整个童年的饥渴与等待 而母亲,却隐身于无边的苍茫之中 暗自吞下其中的苦与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