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文学资讯 >>综合 >> 如果生活彻底失去了诗,不知会是多么乏味
详细内容

如果生活彻底失去了诗,不知会是多么乏味

时间:2023-11-15     作者:李伟昊   阅读


如果生活彻底失去了诗,不知会是多么乏味。


在我看来,属于我们的诗有四种。第一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诗歌传统,以《诗经》《楚辞》、李白、杜甫等为代表的,这些诗歌扎根在我们的血脉中,伴随着我们精神的成长。第二种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产生的白话诗,以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为代表的,这其中的大部分佳作已然成为经典,这些诗歌教会我们用最熟悉的白话随时随地抒发真实的情感。第三种是在一代代翻译家的努力下,我们能够用中文读到的世界诗歌精华,冯至翻译的歌德作品、绿原翻译的里尔克作品、查良铮翻译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余振翻译的俄国诗人佳作……这个名单太长,无法一一枚举,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异彩纷呈的诗歌花园。


而还有一种,是在我们身边随时生长的鲜活的诗歌,这些诗作和我们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是时代最美的回响。其中的代表,就有《诗刊》。


第一次听说《诗刊》,是在2018年。那时我刚刚上大学,青春的心跳中时刻都有对诗的向往。就在这时,耳边传来的一个消息:学校近期有一场讲座,主题就是现代诗歌的欣赏与写作,主讲人是李少君老师。刚上大学的我们没有听说过多少当代诗人的名字,也不认识李少君老师,只是根据主讲人简介,知道是《诗刊》的主编。我们一查,才知道《诗刊》是国内最重要的诗歌刊物。从此,《诗刊》这个刊名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我们几个爱读诗爱写诗的朋友都在心中酝酿着一个梦想——在《诗刊》上发表自己的诗歌。


投稿总是容易受挫的,最大的挫折莫过于在等待了三个月的周期之后没有回信。但看着身边的朋友陆续在《诗刊》发表诗歌,我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有时也向他们请教经验,切瑳琢磨。


我们也常常交流阅读《诗刊》的体会,感受当下诗歌的新风格。《诗刊》的诗歌有的警策精炼,有的平易简单,看似三言两语,其中却蕴含着时代的块垒。比如前不久发行的2023年第17期中有一首诗叫做《诗人》,这样写道:


“就是那些/妄想为百万人而写作的人/就是那些/为千百个人而写/而没了妄想的人/就是只为三五好友而写/为逝去而写/为亡灵而写/也已感觉足够的人/就是一个为追踪语言/而在潜水的人/他在潜水。水说好的/他以独有的孤独感/穿行在大理石内部/他是一块大理石/穿行于另一大理石之中”


整首诗只有一个标点,就是那个句号。简简单单的,写出了诗人的理想和使命,也写出了在具体时代中诗人群体的孤独。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孤独有人在坚守,诗才有千百年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番情感就与“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其一)的诗歌传统接续上了,也与“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鲍吉尔·原野《人生》)的人类共同情感接续上了。说是诗人,其实,任何行业,在风雨中坚守的人们,谁又不如此呢?


而还有许多诗歌,明白如话,却一眼望不穿。“今夜的喀尔墩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滴雨水”(飞廉《在喀尔墩村》)多么的夐绝!这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但把地点移到了大西北,少了江南的花雨繁华,多了些一望无际的旷野感。“清风雅静。是应该对写下的文字的要求。/不热烈,不鼓噪。不对万物说:回应。”(孙文波《不同年龄的抒情》)明白如话中述说了文字的力量,那份清风雅静也许正是诗歌回应时代的独特感觉。


感悟着诗人们的佳作,也陶冶了我自己的诗歌品味。与此同时,心中还有我不熄灭的梦: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能有机会在《诗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但哪怕目前能力还不足,我也一直在向着诗的理想努力。


李伟昊,福建建阳人,现就读于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