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文学资讯 >>活动 >> 2024《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在拉萨举行
详细内容

2024《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在拉萨举行

时间:2024-06-01     作者:黄尚恩   阅读


五月的拉萨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下,处处充满了生机。来自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地的40位藏族作家、翻译家汇聚日光城,共赴一场文学的盛会。5月26日至3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作协共同主办的 “2024《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在西藏拉萨市举行。《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为开班仪式发来书面致辞,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副主任何瑞,西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西藏作协常务副主席次仁罗布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西藏文联原副主席、西藏曲协主席平措扎西,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鲁若迪基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主持。


陈亚军在致辞中说,《民族文学》藏文版2009年创刊,至今出版了90期,发表了大量优秀的原创和翻译作品。300多位翻译家参与其中的翻译工作,让藏语读者及时共享当下中国文学的最新成果,共享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为了更好地践行办刊宗旨,催生精品力作,《民族文学》近年来每年都举办系列改稿班和培训班。去年12月,我们在西藏林芝市成功举办了“2023《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现在又在拉萨举办“2024《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这是贯彻落实国家民委、中国作协《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中国作家协会“文学援藏”工作规划(2023-2025年)》的具体举措。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民族文学》杂志肩负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职责,也肩负着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任。我们希望通过开门办刊、精心办刊,通过兢兢业业地践行办刊宗旨,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推出更多少数民族优秀作品,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祝愿大家通过聆听专家授课、相互切磋研讨和参观学习,增强创作和翻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提高思想境界,努力创作出反映民族地区新变化和人民群众心声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推动藏族文学的繁荣发展。


何瑞在致辞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锚定“四件大事”、推进“四个创建”的战略要求,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文化事业繁荣进步、藏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创作翻译出版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次培训班在拉萨举办,对于调动西藏广大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创作翻译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作家朋友们立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入体察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点,深入挖掘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崭新变化,创作翻译一批扎根雪域高原、讲述百姓故事、展示高原新貌、讴歌时代进步的民族文学作品。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神圣使命,加强对藏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积极挖掘整理反映各族人民交融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用汉藏双语记录、宣传、阐释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次仁罗布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川藏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大时间节点,《民族文学》杂志社将“2024《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放在拉萨举办,其意义极其重大。作家翻译家们畅谈新时代文学,共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藏地篇章,这有利于推动民族语言文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回望西藏文学发展脉络,一大批作家不断在继承中开拓创新,用文学记录了西藏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很多作家用一种向内审视的眼光,从当下、从民族过往的历史中寻找文学创作的新增长点,以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立足根基,将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品质体现在作品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中国作协非常关心西藏文学事业的发展,几十年里派来了许多援藏干部,还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对促进西藏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民族文学》的平台,涌现更多的年轻作家,推动民族文学的发展。


周景雷、平措扎西、次仁罗布分别以《民族文学创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以近年藏地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为例》《我的〈寻迹〉之旅——文化散文创作谈》《文学与生活》为题,为学员们授课。在课堂交流中,围绕“文学创作中的民族元素和总体视野”“现实生活素材与文学诗意提升”“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翻译的新使命”等话题,学员们与授课教师进行了直接的话语交锋。在改稿交流会上,《民族文学》一编室主任永花,《民族文学》藏文版编辑华尖、阿旺加措,《西藏文艺》主编拉央罗布、副主编巴桑卓嘎分享了各自的编稿审稿经验,学员就创作和投稿过程中的疑问与编辑进行交流,让学员认识到自己作品的得失,也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为了更真切地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新变,主办方组织学员们走进西藏博物馆和桑木村进行参观、采访。桑木村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被誉为“罗萨梅朵”之乡。“罗萨梅朵”也叫“藏年花”,是经过染色的麦穗花卉,过年时插到盛满糌粑和青稞的“切玛盒”上。桑木村一直传承着“罗萨梅朵”的染色技艺。从春耕、夏耘、秋收到冬天的染色、晒干、捆绑,再到售卖,用时一年终迎绽放的“罗萨梅朵”在新年承载着美好的祝愿,“盛开”在西藏各族群众的家里。桑木村将经济建设和环境整治同步推进,不断强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招商引资,建设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桑木旅游品牌。在桑木村,学员们倾听村民们讲解村庄的发展概况,走进活动室了解村民们的文艺、体育等业余活动,感受村民们崭新的精神风貌。


培训期间,“《民族文学》走进西藏大学赠书仪式暨文学创作座谈会”在西藏大学文学院举行。西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斌礼出席并致辞,部分培训班学员和西藏大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杨玉梅代表《民族文学》杂志社向西藏大学赠送《民族文学》汉文版和藏文版、《〈民族文学〉精品选》(2011-2017、2018-2022)等书刊,西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庆华接受赠书。王斌礼代表西藏大学向《民族文学》杂志社赠送藏文创制者吞弥·桑布扎唐卡画像。在文学交流环节,次仁罗布分享了长篇小说《祭语风中》、短篇小说《放生羊》等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创作经验;鲁若迪基畅谈他走向诗歌创作的起因及诗歌写作的技巧。


参加培训,是一次重新提升自我的过程。学员们都非常珍惜这宝贵的机会,收获也颇多。学员次仁坚增说:“长期以来,我是《民族文学》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受到《民族文学》呵护和培养的文学翻译爱好者。多年来,文学翻译已经和我的生命、生活密不可分。它是牛奶也是面包,是空气也是阳光,是深深植入我身体每个毛细血管里,成为对抗现实的浮躁与平庸,获取自身心灵自由与平静的媒介。”学员西然多杰说:“《民族文学》近年来积极联系偏远地区的藏语作者,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作家提供了珍贵的平台。我们相聚在作家培训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因文学相聚,彼此交流创作的甘苦,聆听前辈专家的讲座,在文学的海洋之中畅游,留下了美妙的记忆。”学员此称说:“过去几年里,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创作的停滞状态,而且伴随着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参加这次培训,我从授课老师和参会作家们的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创作技巧,还有老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创作的热情,一种坚定的力量。我感到自己重新找回了那种动力。”学员索朗加措说:“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翻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深刻感受到: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而是不同文化的展现、包容和理解。今后要坚守初心,保持对翻译工作的热爱,坚守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本领,不断提升翻译的精准度。”


5月30日,学员们依依惜别。带着沉甸甸的收获,40位藏族作家、翻译家将会踏上新的文学旅程,为藏族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