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正值上海书展期间,“大陆的鲁宾逊”——《我们时代的诗人》推介、分享会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此次分享会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主办,静安区文化馆协办。我国第三代诗人代表陈东东,著名作家及《收获》杂志编辑走走、王继军,诗人及民谣歌手曹久忆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一开始,曹久忆特地演唱了由他谱曲的陈东东的诗歌《纯洁性》和《月亮》,以及他自己创作的《窗外还有不想回家的雨水》。优美动人的诗歌,配以或高亢、或低回、或浪漫的曲调,加之曹久忆深情感人的演唱,令参加活动的观众们深深沉醉。 随后,在著名作家走走主持下,几位嘉宾围绕《我们时代的诗人》,以及我国当代的诗歌及诗人状况展开对谈,碰撞出许多精彩的思想火花,令人深受启发。 针对走走的提问,陈东东首先向大家解释了他是如何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何为“第三代诗人”,以及这一代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特色。 然后,几位嘉宾从各自角度讲述了《我们时代的诗人》的写作缘起。王继军说,《收获》杂志在2015年开设专栏“明亮的星”,希望采用“诗人谈诗人”这种特殊的写作形式,灵感其实正是来自陈东东,尤其是他关于张枣的那篇文章。“诗人谈诗人”的价值在于,它既非诗歌纯理论的分析,又不只是诗人逸闻。而能很好地结合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领悟,以及对诗人生活的感受,从而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精义。 走走说,“诗人谈诗人”需要诗歌以及叙事两方面的卓越技艺。陈东东不仅是当代著名诗人,而且至今走在诗歌创作的第一线;他是中文系科班出身,拥有扎实的文艺理论功底;同时还有着散文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因此十分适于通过叙事来讲述其他的诗人及其创作。《我们时代的诗人》这本书就此可以说是几十年磨一剑。 王继军和走走都表示,陈东东的写作,使他们对当代的诗歌和诗人有了新的理解。陈东东说,其实虽然他对这些诗人的诗歌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创作这些文章之前,他对这些诗人也没有很深入的了解。通过发掘这些诗人的人生经历,他们在复杂环境中的挣扎,其实写作的过程也帮助他重新发现和理解当代诗歌。 最后,针对走走提出的“诗歌和诗人还能影响这个时代吗?”这个敏锐的问题,陈东东直率地表示,诗歌和诗人不一定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会产生弥足珍贵的间接影响。诗人的社会角色,在他看来不一定是批判性的,而是在语言中工作,追求对语言,以及美的法则的更新。就像数学理论一样,不一定会具有直接作用,但对于物理、化学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终究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几位嘉宾的对谈全面而深入,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分享会结束后,陈东东回答了观众的提问。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